#大爺挑戰天天寫字 Day 86
上週在podcast聊天,聊到所謂「美」的標準,覺得這個話題好大、好深奧,想在這裡再聊一聊。
—
其實關於美醜,每個世代都有不同的量尺與標準;但因為人的樣貌太多種,體型也很多樣,所以仔細想,每一種標準都極度偏差、極度不公平。
古羅馬時期,女人得足夠豐腴才能被刻成雕像;而唐朝的楊貴妃,據推測應為165公分、60~68公斤左右,是白居易筆下「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宮粉黛無顏色」的絕世美人。如果天生吃不胖的人在那個時代,恐怕會活得很辛苦。
而我小時候開始認識的時尚產業,正是皮包骨大流行的時代,Kate Moss像是一個神話,整個時尚界也一路瘋了一樣地追求骨感。我們幾乎國中就被教育要小心變胖,高中就在集體減肥,一路期許自己今天少吃一點,明年再瘦一點,然後就這麼跨過了30歲;卻發現這條痛苦的窄路看似永無止盡。
—
只是胖一點,不好看嗎?
太瘦,也不好看嗎?
有時候我們被美的價值觀綁得死死的;具體形容就像頭被固定在一個地方,不能自由轉動,於是被迫只看到眼前的景象,也被迫選擇眼前的那些被定義的美醜。
但世界很大啊,我們為什麼不能自由遊覽,看過360度的世界,看遍各種美的可能性之後,再選擇成為自己覺得美的樣子呢?
又或者更深層一些思考,為什麼我們不專心追求「健康」,然後讓健康這個核心價值,自然地帶領你的身體,來到你最佳的體重和體態呢?
重點是,每個人都不一樣。
—
適當運動、適量飲食,都是為了健康。不是為了迎合某個時代荒謬的審美標準,不是為了讓自己更受歡迎,更不是讓自己比別人美。
我們只需要跟自己比,
而且誰也不要相信,只相信自己,
因為只有健康能帶來自己最美的樣子。
—
而且,
當你對自己的獨特很有自信的時候,
你才美得無可取代。
—
#互相勉勵 #畢竟我有時候也會迷失
#男女都一樣
#我們都活在美的迷思中